GA 576-2018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ID

EC9C7F4A42AF48E89194C3181E00E447

文件大小(MB)

1.42

页数:

2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7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310,A 91 G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576—2018,代替 GA 576—2005,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nti-tailgating interlocked safety doors,2018-09-10 发布2019-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GA 576—2018,目 次,aq - j -r,刖百. I,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 1,4分类和标记.. 2,4.1 分类. 2,4.2 标记. 2,5 技术要求. 2,5.1 通用要求 2,5.2 门体及通道. 3,5.3 机械电控锁.4,5.4 电控装置 5,6 试验方法. 6,6.1 通用要求检验. 6,6.2 门体及通道检验.. 8,6.3 机械电控锁检验.. 9,6.4 电控装置检验..10,7 检验规则..12,7.1 检验分类 12,7.2 试验项目 12,7.3 抽样与组批规则.. 13,7.4 判定规则 13,7.5 抽样方案严格性调整. 14,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4,8.1 标志. 14,8.2 包装. 14,8.3 运输和贮存. 14,GA 576—2018,— -1.,刖 百,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A 576—2005《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与GA 576 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修改如下:,——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5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部分术语(见3.1 .3.2.3.7,2005年版的3.1~3.3);,——增加了部分术语(见3.3.3.6);,——修改了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的分类(见4.1.2005年版的4.2.1);,——修改了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的标记(见4.2,2005年版的4.2.2);,——修改了抗破坏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1.6.1.1,2005年版的5.1.1.6.1.1);,——增加了防弹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2.6.1.2);,——修改了联动互锁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3.6.1.3,2005年版的5.1.2.6.1.2);,——删除了自锁功能(见2005年版的5.1.5);,——修改了应急开启功能及其试验方法(见5.1.5.6.1.5,2005年版的5.1.6.6.1.6);,——修改了紧急锁闭功能及其试验方法(见5.1.6.6.1.6,2005年版的5.1.7.6.1.7);,——修改了门体的结构和外观及尺寸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2.1、5.2.3.5.2.5.6.2.1.6.2.3.,6.2.5,2005 年版的 5.2.1 .5.2.2.5.2.4.5.2.6.5.2.8.5.2.13.6.2.1 .6.2.5);,——修改了锁具安装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2.2、6.2.2.2005年版的5.2.3.5.3.9);,—删除了焊接头强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2005年版的5.2.7);,——修改了门框与墙体联结强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2.6.6.2.6,2005年版的5.2.14.6.2.7);,——修改了门修链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2.7和6.2.7,2005年版的5.2.16-5.2.18.6.2.9);,——删除了连续通电保护要求(见2005年版的5.3.3);,——修改了止锁功能及其试验方法(见5.3.3和6.3.3,2005年版的5.3.4和6.3.4);,——修改了机械防盗锁头性能及其试验方法(见5.3.5和6.3.6,2005年版的5.3.6和6.3.6);,——修改了主锁舌伸岀长度的要求(见5.3.6,2005年版的5.3.7);,——增加了电控装置的信息记录功能(见5.4.3.2);,增加了电控装置的联网传输功能(见5.4.3.3);,——修改了备用电源容量要求(见5.4.7,2005年版的5.4.3.4);,——修改了环境适应性及其试验方法(见5.4.8和6.4.9,2005年版的5.4.4和6.4.5);,——修改了电磁兼容性及其试验方法(见5.4.9和6.4.10,2005年版的5.4.5和6.4.6),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00/SC 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江西阿兰徳金融安防有限公司、太原,市警鹰保险柜制造有限公司、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冇限公司、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融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宏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GA 576—2018,本标准起草人:邱日祥、张文弘、李剑、席锋、应玉龙、崔小坤、熊树林、卢蠡法、李明辉、王重霄、黄赣、,许君淮,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A 576—2005o,II,GA 576—2018,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具有防尾随联动互锁功能安全门的制造、检验、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丨I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